校情简介 利辛一中创建于1958年,现为安徽省示范高中、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东校区占地面积42500m2,建筑面积21253m2,新校区占地面积107580m2,设计总建筑面积110000m2,已建设60000m2。两个校区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实验电教器材完善。现有藏书8万余册,报刊资料270余种。 现有在岗教职工45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8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8人,省级教坛新星4人,市、县级教坛新星21人。有3人获教育硕士学位,有5人正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现有教学班124个(高中102个,初中22个),在校学生9928人(高中6873人,初中3055人)。 多年来,利辛一中以精良的师资力量,规范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育人环境,在1993—1999年赢得原阜阳地区重点中学高考“七连冠”殊荣的基础上,不断创造高考新成绩,2000—2006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率又连续七年居亳州市示范高中行列,七年共夺取六个亳州市高考文、理科状元,2006年该校高考本科达线率突破千人大关,本科达线人数1185人,理科600以上学生46人。近几年学生获省级数、理、化、生、外语、计算机学科竞赛奖238项,体育竞赛、才艺比赛奖17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6项。该校1993年—1998年连续六年被评为阜阳市(地区)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97年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被省教育厅推荐入选《安徽省年鉴》;1993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2006年多次被评为亳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亳州市文明单位、亳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为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该校自筹资金投入5000万元建设新校区,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9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建筑雄伟别致,环境整洁优美,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现有76个班级,4000多名师生在新校区学习和生活。整个新校区呈现一派书声朗朗,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二、主要做法: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确立“创科学管理模式,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思路,以质量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特色求声誉,构建“和谐有序、民主科学”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严谨、勤学、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工作措施: 1、建立科学与民主整合的管理制度 制度约束,条块管理。为使学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轧道,学校不断修正完善《学校管理规范》,对每个岗位都制定职责,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标准进行细化,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事事时时能管好”的管理网络,有效地实现依法治校;同时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分线分层的管理模式,形成并逐步完善“校长负责制”、“部门主任责任制”、“年级组责任制”三个层面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定岗、定责、定人,各司期职,分级负责,促进学校的高效管理,体现多劳多得和优质优酬的分配制度,使教师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科学评价,自主发展。学校以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完善教学质量动态量化评价制度,开展全校性研究,坚持“发展性”、“开放性”、“过程性”原则,构建和实施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和注重过程与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强化导向、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突出过程与发展,注重个性差异。以师生的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突出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开展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促进师生的自主发展。 2、打造师德与业务双馨的教师队伍 围绕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目标,坚持学校的发展首先必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以师德师风为核心,围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题,扎实开展群体师德创优竞赛和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评比活动,建设一支师德与业务双馨、严谨高效、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以继承并发扬“敬业爱生、善导创新”的教风。 (1)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团结和谐校园,充分体现“让每位教师获得成功”的理念,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感受“家”的温暖,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舒展,使全体教师共进、共荣、共忧患。学校通过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以使命去融入永恒的教育事业,以人格激活教育的力量,尊重学生的发展权,通过“向最好的学,同最强的比,向最高的攀”,努力锤炼“成就大业的冲劲,自强不息的狠劲,忘我工作的干劲,干则必成的韧劲”,要求每位教师有一套“科学合理,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有一种“锲而不舍,只争朝夕,干净利索”的敬业习惯,有一个“群众信任,学生敬重,同事欢迎”的教育口碑,做本职业的行家,做本专业的专家,做岗位上的实干家,以个人的付出赢得他人的肯定,以个人的努力促进学校整体进步。 (2)优化“青蓝工程”。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心开展系列活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培训,开展谈体会、赛课件、比教学、练基本功、开研究课、等活动,在创设良好的环境中练就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健全“新老教师挂钩”制度,老教师从教育科研、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材重难点直至试卷分析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的希望之星;定期开展“十佳青年教师”评比、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我最成功的一节课”评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积极推进“名师优教工程”,努力培育学科带头人,着力构建学科梯队,通过目标引领,加强名师培养对象的评选,积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完善名师的评选和考核制度,发挥名师的带动作用。 (4)开展“科研兴校工程”。学校把引导教师参与教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设立了教科研奖励基金和出版基金,资助教师著书立说。坚持“贴近、贴紧、贴实”教育教学实际的原则,以解决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中的管理问题为立足点;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着眼点; 以教育教学行为、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为切实点,使教育科研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驱动力。 3、完善自主与合作统一的培育模式 学校坚持“造就研究型教师,创设研究型课题,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尊重学生最优发展权利,培养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主动合作与交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1)实施合力创优策略,构建新颖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脑,以生活为主线,以宽容为主心,以有效为主骨,构建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大力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习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2)积极探索“主体内化”德育创新模式。学校以“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为行育理念,整体设计德育工作,着力于德育队伍建设和德育氛围的营造,按学生内在发展规律指导开展德育活动,做到德育机制系统化、德育内容与目标序列化、德育活动学生自主化,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抚下,构建自我修身德育机制,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永远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强身健体。不断完善“轻约束、重自控,轻说教、重体验,轻处分、重分析,树精神、塑人格”的自修品德运行机制。 (3)创造机会,为学生创设发展自我、表达自我、历练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会、共青团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手册》、社团组织管理制度,班纪班规的制定以及各种活动的策划实施,放手让学生当主角,培养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4)秉承“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在学生中大力倡导“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四自”教育,在教师中大力践行“全员、全程、全面”的“三全”育人理论。立足于尊重人、教育人;着力于发展人、为了人,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5)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高一新生重点加强其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讲卫生、守纪律、讲礼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高二学生重点进行以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高三学生重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目标,扎实学习,力争升入自己理想的高一级学校。 发展历程 利辛一中创建于1958年,现为亳州示范中学、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原校占地面积42500M2,建筑面积21253m2,新校占地163亩,总建筑面积在107080m2,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实验电教器材完善,现有藏收8万余册。报刊资料260余种,现有读教育硕士学位,有五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有21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23人获省、市教坛新星称号。现有114个教学班(高中85个,初中29个)。在校学生8830人。 利辛一中以精良的师资力量,规范的和管理模式,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育人环境从1993-- 1999个赢得原阜阳市重点中学高考“七连冠”的殊荣,2000--2005年又连续取得亳州应届本科达线率第一名和六次夺得全市高考状元桂冠的佳绩。近几来,学生获省级数、理、化、生、外学科竞赛将202项和体育才艺术比赛奖17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8项。该校被评为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高中会考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和市文明单位。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校投资近5000万元建设新校区,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9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163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可满足4000名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现在新校区建筑雄伟别致,环境整洁优美,绿树成荫,四季飘香,设施齐全,管理规范,书声朗朗,生机蓬勃。 跨越式发展 2001年12月,李品华同志任利辛一中校长。上任伊始,就明确的提出了“和谐规范,卓越发展”办学理念。立校训,树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是:“立志弘毅,修德成器,求学深精”;校风是:“文明、尚礼、团结、创新”;学风是:“严谨、求实、慎思、笃行”;教风是:“敬业、爱生、博学、善教”。以醒目大字,立于老校区大道的两旁,以警示师生,并明确提出加速新校区建设,创建省示范高中,将利辛一中打造成皖北名校的办学目标,为此,学校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步一个脚印,使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实现了利辛一中的跨越发展。 一、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八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完善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县委先后任命姜之洪、李文革、巩敬耕、潘化鹏、吴锋为副校长,任命杨玉乐为党委委员,郑庆、侯云玉为纪检书记。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领导班子,形成团结奋进,开创创新务实高效的战斗集体,带领全校教职工不断开拓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以法治校,科学管理。领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校”的管理理念,提出“树科学管理模式,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思路,以质量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特色求声誉,构建了“和谐有序、民主科学”的办学管理模式,着力培养“严谨、好学、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 制度约束,条块分明。为使学校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不断修正完善了《学校管理规范》,对各个岗位都制定了职责,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标准进行了细化,建立了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事事时时能管好”的管理网络,有效地实现了依法治校;同时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了分线分层次的管理模式,形成并逐渐完善了“校长负责制”、“部门主任责任制”、“年级组责任制”三个层面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定岗、定责、定人,各司其职,分级负责,促进学校的有序高效管理。 二、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八年来,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220人,增至376人。为了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将“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落实到实处。学校围绕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目标,坚持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以师德师风为核心,围绕“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主题,扎实开展群体师德创优竞赛和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活动,建设一支师德与业务双馨,严谨高效、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 营造团结和谐校园。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学校重大事情由教代会审议决定,至今已召开三届职代会。让教师的身心和人格得到自由舒展,使全体教师共进、共荣、共忧患。学校通过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以使命去融入永恒的教育事业,以人格激活教育的力量,尊重学生的发展权。通过“向最好的学,同最强的比,向最高的攀”,努力锤炼成就大业的冲劲、自强不息的狠劲,忘我工作的干劲,干则必成的韧劲。要求每位教师有一套“科学合理,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有一种“锲而不舍,只争朝夕,干净利索”的敬业习惯,有一个“群众信任,学生敬重,同事欢迎”的教师口碑。做本职业的行家,做本职业的专家,做岗位上的实干家,以个人的付出赢得他人的肯定,以个人的努力促进学校的进步。 优化“青蓝工程”。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心,开展系列活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定期培训,开展座谈会,赛课件,比教学,练基本功,开研究课等活动,在创设良好的环境中练就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健全“新老教师挂钩”制度,老教师从教育科研、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材重点难点甚至试卷分析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的希望之星所在。定期开展“十佳青年教师”评比,举办教育教学研究性成果展示和“我最成功的一节课”评选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积极推进“名师优教工程”,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着力构建学科梯队,通过目标引领,加强名师培养对象的评选,积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完善名师的评选和考核制度,发挥名师的带动作用。 完善教师管理常规制度。如《利辛一中考勤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学科组工作常规》、《教师作业批改制度》、《新老教师传、帮、带制度》、《教育事故与处理办法》等。为了做到科学、有序、有效地规范化管理,根据学校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于2007年秋季制订《学校管理条例》,经教代会通过后正式实施,使学校各项工作走向科学规范。 现在的利辛一中,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现有教师376人中,已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2人,拥有硕士学位的8人,一级教师172人。张帮群同志由一名普通教师如今已成为全省有影响的特级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在国内发表教育论文560余篇,指导学生发表作品340多篇,参加编写初、高中《语文读本》12册,被安徽省教育厅聘为课题鉴定专家。多次参加省级课题鉴定、特级教师评审、高级教师评审工作。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英语教师代辉,第一学历为蒙城师范外语班,如今已是省教坛新星。为利辛一中的持续发展作好了人才储备。 三、弘扬传统美德,培养新世纪人才 八年来,教学班级由64个,增加到143个,人数由4200人,增加到9500人。为了把这些青少年培养成才,学校采取继承传统,丰富内容,针对热点,改进方法等措施,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由政教处牵头,运用各种宣传工具,使每个学生牢记“忠”、“孝”二字。学会感恩。印刷《弟子规》,人手一册,使学生学习先人,按时代需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规范行为,做到人人会背,身体力行,人人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完善自主与合作统一的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坚持“造就研究型教师,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尊重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交往中自强,主动合作与交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学校以“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理念,整体设计德育工作,着手德育队伍建设和德育氛围的营造,按学生内在发展规律指导开展德育活动,做到德育机制系统化,德育与目标程序化,德育活动学生主体化。使学生在老师的帮抚下,构造自我修身德育机制,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永远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强身健体。不断完善“轻约束,重自控,轻说教,重体验,轻处分,重分析,树精神,塑人格”的自修品德运行机制。创造机会,为学生创设发展自我,表达自我,历练自我的舞台。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手册》、社团组织管理制度,班级、班规制定以及各种活动的策划实施,放手让学生当主角,培养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分层施教,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高一新生重点加强其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讲卫生、守纪律、讲礼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高二学生重点进行以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高三学生重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目标,扎实学习,力争升入高一级的理想学校。 春风细雨,春华秋实。2001年至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多次摘下亳州市文、理科高考状元的桂冠,应届本科达线率一直居市示范高中首位。例如:2000年,应届毕业生张一晨夺取全市高考理科状元;2001年,高梅同学以604分摘取亳州市文科状元,黄庭亮同学获理科第二名;2002年,武严严同学以678分获理科状元;2003年我校高考达线率为60.2%,达线人数为582人,林广栋获全市理科状元,王琦获第三名,有315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2004年高考达线率为62.25%,达线人数803人,有356人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其中陈闯同学以689分的成绩获亳州理科第三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卢阳泉同学获亳州高考状元,全省第22名,2006年高考达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2007年本科达线人数又有新的突破达1348人。2008年,冉玉、马欣又分获市文理科第二名。在各种大赛中,更是摘金夺银。2001年至2008年,数、理、化、生奥赛科目我校获省一等奖 人、二等奖 人、三等奖 人,市一等奖 人、二等奖 人、三等奖 人,例如2002年胡德奎同学在数学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被保送到国防科技大学深造。理科成绩骄人,文科同样辉煌。在语文、英语非奥赛科目中,2001年至2008年,获国家级奖 人,省一等奖 人、二等奖 人、三等奖 人,市级奖1000多人,学科竞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03年获安徽省语文知识竞赛二等奖的李慧娟,2004年获安徽省考场作文竞赛二等奖的陈闯,都先后走入了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校门。在课外读书教育活动中,亦有二百多人次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学校也因此获国家级“组织优秀奖”,团中央和团省委授予“读书育人特色学校”称号。艺术之花也硕果累累。2003年,安徽省校园歌曲大赛,我校师生创作歌曲《我们放飞理想》获创作表演一等奖。2004年,学生表演的歌舞《小鸟,小鸟飞回来了》,参加了北京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另外,还有5人次获省乐器大赛一等奖。在体育方面,继续突出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特色,在省、市比赛中均取得优秀成绩。孙晓黎同学在2005年在马来西亚田径邀请赛中获竞走第二名,刘曼曼同学获2005年安徽省46公斤级举重冠军。学校陆续被评为安徽省会考先进单位、安徽省艺术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市教育先进学校。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教学创新 教育兴国,科学强国。对一个学校来说,则科技兴校,科技强校。利辛一中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 1、开展“科技兴校工程”。学校把引导教师参与教科研究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生根载体,设立了教科研奖励基金和出版基金,资助教师著书立说。坚持“贴近、贴紧、贴实”教育教学实践的原则,以解决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中的管理问题为立足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着眼点;以教育教学行为、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方式方法转变为切入点,使教育科研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2、加强科研中心、教导处的领导作用,增强教育科研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1)改革听课方法。每学期每学科组举行若干次公开课,听后集体评课,并把评课意见装入教师业务档案。没有原始记录的公开课和讲课记录,评职称时学校不予承认,不予盖章。(2)提高增强周四教研活动的效果。力争一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个任务。(3)教师业务档案,从严要求。和晋级、评优结合起来。(4)加强教师专业思想教育,让教师多看书,看好书,提高素质,开阔眼界。使教师的科研成为一种自觉、主动行为,让更多的教书匠转化为科研型教师,培养更多的优师、名师。(5)加强第二课堂的开展,强化科普教育和竞赛活动。开展学术讲座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步入新课程改革实践的轨道,让学生知道,今天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让我们的毕业生留恋中学时光,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未来发展创造、奠定坚实的知识素养基础。(6)以校为本作为教育科研主要形式。学中研,研中学。一人可研,两人可研,多人可研,一题一研,一问一研,一章可研,一本可研,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脚踏实地作好校本教研。 3、创办《文州学报》,开辟学校“窗口”和教研园地。《文州学报》创办于2004年2月30日,现已发行19期。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地影响。直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现在,学校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2项。近年,学校出版论文集《实践·探索·思考》三卷、《教育叙事》一卷,精选论文800多篇,有200多人次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李品华校长主编的《今天我怎么当老师》教师论文集在2008年6月份,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第二次艰苦创业,建设新校区,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现在的利辛一中由老校区和新校区组成。老校区占地面积42500㎡,建筑面积21253㎡。高中最多每年只能招13个班级。远远不能满足利辛县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教育发展的要求,2002年,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征地163亩,建设新校区,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9月第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共投资约6000万元。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9580㎡,投资900多万元,实验楼建筑面积8018㎡,共投入资金约700多万元,有各种实验室、电教室、科教活动室共25个,满足各项实验需要。办公楼建筑面积2128㎡,投入资金146万元。教职工宿舍楼建筑面积5500㎡,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学生宿舍18000㎡,学生食堂5000㎡和附属设备,投资约1800万元。当年高一招生38个班。现在,新校区建筑雄伟别致,环境整洁优美,设施齐全,管理规范,书声朗朗,生机勃勃。 六、全力以赴抓创建,跻身省示范高中行列 创建省示范高中,是利辛一中人多年追求的目标。学校领导班子瞄准目标,不足决心,抢抓机遇,组织发动,全力以赴,誓夺创建成功。 2006年以前,学校已开展创建省示范高中的前期工作,但因硬件不达标和我县尚未通过“普九”国家验收等限制,创建工作没有全面启动。随着新校区建成使用和我县通过“普九”验收,我校从2007年初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学校成立由李品华校长挂帅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巩静耕副校长任主任牵头协调各项工作(后期由潘化鹏副校长负责)。分为6个小组,分别由班子成员带领工作。县委、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给予有力指导。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辛勤工作,团结协作,精心规范整理软件材料。学校加大投入,改造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风景线。学校分别召开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动员全体师生从为创建南策出力,创建认识和行动保持高度统一。经过艰苦细致紧张工作,学校自评达评后,向县政府报告,由县政府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派专家评估组于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对我校申报省示范高中进行初步评估验收,初评通过后,市政府向省教育厅报告,省教育厅于2007年12月24日至27日派专家评估组到我校正式评估验收。以蚌埠二中校长李新义为组长的专家组采取座谈、听课、问卷调查、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我校进行全面评估,结论是:坚持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办学目标明确;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设施建设;确立了德育为首的教育机制,建立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重视创建过程,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创建精神;加强教研管理,成绩突出;重视信息技术设施和体育设施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2008年4月30日,省教育厅正式下文批准“利辛县第一中学”为“省示范高中”。 七、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八年来,我校始终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给学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省教育厅厅长陈贤忠同志两次到我校视察指导工作。亲自批准给予我校新校区教学楼建设提供200万元的支持,省教育厅长程艺上任不久就来到我校视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胡平平、董志方,省教育总督学李明阳等处室领导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县委、县政府邵国荷、方春明、刘健、李伟、凌云、骆方平、梁栋等同志多次亲临我校,深入师生座谈,解决实际问题。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历任领导对我校给予全方位的指导支持。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我校发展给予极大关注和支持。
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6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6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亳州 一年以上 本科 招2人
利辛县旧城镇第一中学